果树所在香蕉果实品质代谢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04-02 15:53
来源:原创
【字体:大 中 小】
近日,果树所香蕉遗传改良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农林科学一区Top,IF=8.5)发表了题为“Ripening-stage variations in small metabolites across six banana cultivars: A metabolomic perspective”的研究论文。果树所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果树所高慧君副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董涛研究员和盛鸥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团队成员参与了相关工作。
研究团队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以六个不同基因组类型的香蕉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品种在后熟过程中果肉代谢物的变化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有B基因的品种具有更高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鉴定出21种区分这些品种的关键代谢物,包括4种可溶性糖、3种有机酸、11种氨基酸、1种醇、1种胆碱和1种其他化合物,其中4种可溶性糖的水平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1种氨基酸的积累因品种而异,在成熟过程中变化不可预测。另外,其他重要代谢物也在区分六种香蕉品种中发挥了作用。本研究为如何利用代谢物区分不同香蕉品种提供了新的见解。
该研究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业振兴项目、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3658
6个香蕉品种果肉中核磁共振鉴定代谢物含量的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