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11222-(china)NO1

宝马11222 > 水稻研究所 > 行业动态

追寻黄耀祥足迹!这6个地方勾勒出他的一生

时间:2019-06-12 00:00 来源: 【字体: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稻育种家黄耀祥将一生都献给水稻事业。


他科研成果丰硕,被誉为“半矮秆水稻之父”“世界上最有经验的水稻育种家


从开平老宅到位于广州天河的试验基地,从矮秆育种摇篮“望稻楼”到“论稻居”……这些早已沉淀成为一种符号的地方,记录着黄耀祥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坚持,也烙印出我国水稻产业走向辉煌的脚印和历程。


今年是水稻矮化育种60周年。重走他曾走过的路,我们仍能感受到他的精神与思想的强大生命力,触摸到水稻产业发展的温度与脉搏。


金龙里

启蒙:读书明理 科学救国


从江门开平市区驱车东行,沿途可看到三三两两的碉楼,30分钟后抵达百合镇厚山乡金龙里村。1914年,黄耀祥就出生于此。


大家都知道黄耀祥,他对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以前回来时也总会带些水稻种子给我们。”当地村民回忆起黄耀祥,仍难掩激动。

图片说明

金龙里村


黄耀祥出生于金龙里村的一个贫农家庭,有兄弟姐妹五人,父亲迫于生计远涉重洋,常年在加拿大照相以补助家用,母亲则在家耕种一亩多农田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那时种一亩水稻,每造才收两三百斤,家庭负担可想而知。


母亲的操劳,艰辛的生活,使他从小独立而懂事。


黄耀祥的少年时代,处于旧中国社会人民生活困苦,食不果腹的年代。他目睹家乡农民饱受饥饿的折磨,漂泊海外谋生,还经常从父亲那里听到贫苦华侨身居异国受人歧视,生存艰难的境况,思想受到巨大冲击,并试图改变这种困苦现状。在经历痛苦思索后,黄耀祥立志探索科学救国的道


中山大学

抉择:农业兴 中国兴


1930年,黄耀祥考入中大附中,通过读书明理,对解决中国现实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1935年,他抱着农业救国的理想,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师从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主攻作物遗传育种学,在这里开启了逐梦之门。


这一时期,丁颖的言传身教对黄耀祥产生了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1936年,丁颖杂交获得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引起了国内外稻作学界巨大轰动,更坚定了黄耀祥农业事业大有可为的信念。


振兴中华,永志勿忘。”这是中山大学校歌的最后一句词,也是黄耀祥一生践行的八个字。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何来中华民族的振兴?”对于黄耀祥而言,投身水稻育种事业,是决定他一生的关键选择,也正是这段经历,孕育了日后以矮化育种为关键的产业变革。


望稻楼

创新:高秆变矮秆 开创水稻育种新纪元


来到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翰景街边,能看到一栋老旧楼房,这曾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遗传育种室,黄耀祥将它命名为“望稻楼”。不起眼的小楼,却曾经是水稻矮化育种的摇篮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望稻楼”一隅



1939年黄耀祥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先后到云南省第一农事试验场、广东省农业局稻作改进所等地工作,1949年新中国解放后,来到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广东省农科院前身),在这里开始了几十年不知疲倦的耕耘,并培育了300亩水稻试验田。


稻田中的“望稻楼”,简易却不简单,黄耀祥的视野因此更加开阔,他在这里教导学生,与育种家、农民交流探讨,仔细研究,在这里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也不断碰撞出新的育种灵感与思路。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黄耀祥在田间观察新品种

图片说明 

黄耀祥在“望稻楼”考种


黄老一生都扑在水稻育种上,他非常注重实践,要求我们要多下田,并经常带我们到试验地或到生产上现场传授技术经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林青山曾在黄耀祥团队工作17年之久,他眼中的黄耀祥注重实践,把稻田看做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黄老研究的目的性很强,都是为了解决生产上的难题。”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对黄耀祥敏锐严谨的科研精神印象深刻。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江奕君回忆起黄耀祥时,话语中也全是敬意,“他只要拿着穗子,就怎么也看不够。” 


在黄耀祥苦苦攻关的第十个年头,1959年,世界第一个矮秆杂交籼稻品种广场矮诞生于此,使水稻单产每亩由250公斤提高到400~450公斤,成为水稻育种史上一次重大突破。这一研究成果使得水稻高秆变矮秆,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水稻因台风倒伏减产的难题,不仅引领了第一次绿色革命,还为杂交水稻优质高产和超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试验田已迁地,但登上“望稻楼”,仿佛还能看到那一望无际的稻田,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耀夺目。


论稻居

发展:穷其一生 探索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


这半个世纪以来,我实际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逐步探索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在黄耀祥名为“论稻居”的工作室里,有一本自述,自述中他这么写道。


图片说明 

论稻居


论稻居”,顾名思义,专门用来探讨、研究水稻。这间工作室位于黄耀祥在广东省农科院的居所内,占地20多平方米,距离“望稻楼”不到2公里,屋前林木葱郁掩映,与繁华的广州闹市区相比,显得格外宁静。


“论稻居”小,价值可不小。从“矮化育种”工程,到“丛化育种”工程,再到“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半矮秆、根深早长、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工程和“两源并举超优势稻育种”工程……50年来,黄耀祥在这间办公室内,鞠躬尽瘁,一步步描绘出理想的水稻生态育种蓝图,引起了世界性的水稻育种方向的转变。


父亲的成功并非偶然,他整日都在工作,家里到处堆的都是稻种。”大儿子黄冉兑翻开相册,描述起黄耀祥在“论稻居”的工作状态,片刻又陷入沉默,“每年只有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一家人能愉快地坐在一起。


在黄冉兑翻开的照片中,除了一片片稻田,偶尔能看到黄耀祥夫人刘金羡女士的身影。为了黄耀祥的育种事业,刘金羡自1982年到2004年,一直跟着黄耀祥奔波于各地、各个稻田间,默默奉献于我国水稻事业。


 图片说明

黄耀祥与夫人刘金羡在观察水稻根系

图片说明 

黄耀祥在论稻居工作

 图片说明

书架一隅


黄耀祥的成功,与他的科研敏锐性也密不可分。他关注科技前沿,暮年仍不断学习,在他的书架上,还能看到2002高技术发展报告等书籍。


如今,“论稻居”的桌上也仍然摆放着黄耀祥曾用过的砚台,一方砚台、一面书墙,承载着他对水稻事业、对国家的情怀。与之呼应的,则是他写下的16字座右铭:兴国为怀,两论引路,构想实践,不断创新


生态育种50年的5个阶段,正是不断创新,构想实践的过程。二儿子黄拱文从小深受父亲黄耀祥的影响,得益于这股创新实践精神,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也做出了不少有意义的探索。


院士路

成就:不朽丰碑 把丰收之种洒遍大地

江门的城市道路上,有一条闻名海内外的道路——院士路。黄耀祥的雕像伫立在这里,保有其静谧的魅力。


 图片说明


雕像无声,却在诉说着一场水稻史的重大变革。


20世纪60年代,在黄耀祥成功选育广场矮、开创矮化育种工程之后,矮化育种在我国迅速掀起变革浪潮,开始了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1965年,南方稻区基本实现矮秆化。1975年前后,矮秆品种在全国年种植面积最高达1.5亿亩。至1999年,黄耀祥院士带领团队主持培育了60多个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115亿亩以上,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水稻品种的矮秆化,成为现代水稻育种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三系杂交稻育种成功与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使我国的水稻育种水平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由于在水稻育种上的突出成就和重大贡献,1995年,黄耀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于1998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首批资深院士。


如今,由黄耀祥写下的矮秆水稻故事还在延续,这座雕像也愈发熠熠生辉。


江门开平

牵挂:树高千尺不忘根 俯首耕耘为苍生


在农业兴国的路上,黄耀祥是战斗到最后的。


2002年,超优势稻在国际水稻大会上得到广泛认同。同年,他回乡考察,决定在开平建立“超优势稻”培育基地。


 图片说明

黄耀祥与夫人刘金羡在2002国际水稻大会

 图片说明

开平市农科所


循着黄耀祥的足迹来到开平市农科所,所见之处是大片的稻田,禾苗在雨水的拍打下昂首俏立,这是黄耀祥一次次弯腰工作的地方。


“我是96年左右来到农科所的,在我印象中黄老每年都会回来几次。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还能为家乡做点什么’,原开平市农科所种子站站长周之光回忆起黄耀祥,崇敬之情流露在字里行间,“非常关心家乡的农业建设,有好品种会带过来给大家试种。”


那时候黄老已经是院士了,80多岁依然坚持下田,用放大镜察看材料,想多选出一些好品种来,多做一些贡献,要是不让他下田,他还会跟你生气。


这样的坚韧直到2004年黄耀祥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惦记着未竟的水稻育种事业,把助手请去医院交待工作,推动育种事业的延续。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黄耀祥在进行研究工作


今天,黄耀祥的思想遗产及其在水稻产业的贡献,依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活跃于水稻领域的年轻一代,正继承弘扬黄耀祥的科研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大放异彩。


本报道转自农财网种业宝典


地址:广州市金颖东一街3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