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研究室
一、团队简介
学科带头人:李春玲 研究员
研究室主任:康桦华 博士 副研究员
研究室副主任:翟少伦 博士 研究员
团队成员:现有研究人员2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名,高级职称5名,博士学位8名,联合培养研究生15人;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名,广东省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3人,农科院“金颖之光1人,院青年研究员2人。
二、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猪重要疫病的应用基础研究与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围绕猪重要疫病防控与净化需求,以提升我省乃至全国非洲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猪重要疫病的防控和净化技术水平为目标,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致病与免疫调控机制研究,创制疫苗、诊断试剂产品,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广东的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 猪重要疫病流行病学研究:开展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等病原的监测,持续从广东不同地区、不同猪群内进行病原调查与分离鉴定,掌握猪病流行规律与变异情况。
2. 猪重要病原感染与免疫机制研究:开展副猪嗜血杆菌外膜囊泡致病机制、猪链球菌2型致脑膜炎分子机制,伪狂犬病毒等诱导细胞死亡、重塑细胞代谢与逃逸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等,为疫苗更新及新型防控策略奠定理论基础。
3. 疫病防控技术研究:开展猪重要疫病的快速诊断试剂盒与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及新型基因工程、mRNA疫苗等产品创制,研发与疫苗产品配套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为相关疫病的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4. 畜禽屠宰质量食品安全研究:开展动物产品中食源性微生物和营养品质对不同屠宰工艺和储运条件的响应机理研究,形成适合广东消费习惯的屠宰工艺和储运方式;助推生猪屠宰质量规范水平提升,生猪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肉品质量安全。
三、代表性成果
(一)猪重要细菌病防控新产品创制与应用:成果聚焦病原流行本底不清、配套检测诊断技术落后、安全高效疫苗产品匮乏、推广应用迟缓等防控卡脖子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探明华南地区猪重要细菌病病原菌的优势致病血清型,构建了猪重要细菌病病原库和猪病原基因组数据库及分析平台(SPDB);创制出与优势致病血清型匹配、高效、安全的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等新产品,突破疫苗产业化的重要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产业化。
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新兽药注册证书
(二) 首创融自助诊断、远程专家会诊、实验室精准诊断/监测、大数据自动分析及预测预警等多功能模块于一体的猪重要疫病远程防控信息化平台。集成互联网+、移动通讯、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创建融合多功能模块于一体的猪重要疫病远程防控平台,开创了防控新产品快速推广转化应用的新模式。
动物疫病远程诊断平台网址:https://www.dwybzd.com/#/index
(三)建立猪重要病原的新型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基于SNP识别的分子分型技术、锁核酸探针荧光PCR检测技术,研发了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试剂盒、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恒温荧光扩增检测试剂盒,获得农业农村部的兽药注册2个,进行了产品转化,实现产品生产与销售与推广。
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荧光PCR检测试剂盒、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恒温荧光扩增检测试剂盒
(四)深入解析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的致病和免疫调控机制,揭示了副猪嗜血杆菌通过OMVs介导炎性体通路活化、诱导Ⅰ型干扰素产生的分子机制。解析猪链球菌2 型ssnA 降解宿主中性粒细胞形成的胞外陷阱(NETs)逃避宿主的先天免疫的致病机制。
围绕猪伪犬病毒感染诱导细胞死亡、重塑细胞代谢与逃逸天然免疫分子机制开展相关研究,揭示PRV激活ZBP1/RIPK3/MLKL通路诱导细胞程序性坏死,证明RIPK3和MLKL基因缺失细胞株可明显提高PRV野毒株和疫苗株Bartha-K61上的滴度,为PRV疫苗生产提供了有效材料。利用代谢组学分析,揭示PRV感染可诱导细胞代谢网络重塑促进自身复制,证明PRV一方面可通过激活HIF1a增强糖酵解基因转录重塑细胞糖代谢,另一方面通过UL12蛋白与线粒体自噬内膜受体PHB2发生互作,诱导线粒体自噬和SIRT3降解重塑细胞糖代谢。
(五)生猪屠宰标准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成果针对我省生猪屠宰行业整体落后、屠宰工艺不规范、设施设备老旧、缺乏适合广东实际的操作规范和标准等共性问题,研究集成了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消毒、无害化及臭气处理、屠宰企业功能布局等技术规范;分析食源性病原菌在屠宰生产链的流行传播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