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11222-(china)NO1

bmw11222
手机版
手机版二维码
微信
手机版二维码
  宝马11222 > 院所动态 > 宝马11222这个网站

花生遗传育种团队|小花生大作为

时间:2021-01-08 10:07 来源:本网原创稿 【字体:
  广东花生年种植面积500万亩,长期以来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河南和山东。同时花生也是广东省第二大农作物,仅次于水稻。广东花生能保持如此大的种植面积,有赖于广东省内花生育种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遗传育种团队(下称省农科院花生研究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花生育种与栽培研究的团队之一,对广东花生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团队现有成员13人,二级研究员1人,三级研究员2人,四级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其中博士6人;团队成员中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有8人。近五年,团队成员晋升正高职称2人,晋升副高职称2人,引进博士2人,联合培养研究生3人。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丁颖科技奖获得者1名,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各1人,广东省花生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珠江科技新星2人。

图片说明

     团队在花生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显著。2006年牵头举办了首届国际花生基因组大会,邀请全球100多位花生专家参会,成功组建了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联盟。会后,团队迅速启动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在国际上主导完成花生野生种和栽培种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和《分子植物》上。其中花生栽培种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作为《分子植物》的封面文章被评为2019年该期刊的十大高被引论文。目前,国际花生基因组大会已先后在中国、美国、印度、马里、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塞内加尔等国召开了十一届,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提高。

图片说明

花生栽培种测序结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分子植物》上
     此外,团队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先后与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美国佐治亚大学、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越南农业科学院等多个科研机构在花生种质资源引进、基因组测序、抗黄曲霉侵染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并获得2019年度“广东省科技合作奖”。
  省农科院花生研究团队是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南方花生分中心的技术依托团队,在广东乃至全国花生育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50年代广东花生单产不足100斤/亩。产量低、抗性差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广东乃至全国花生产业面临的棘手问题。为此,省农科院于上世纪50年代组建花生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花生新品种选育工作。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花生品种选育取得了长足进展。团队培育的“粤油”和“航花”系列花生品种推广面积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50%以上,深受农民喜爱。概括起来,该团队在花生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源收集
  省农科院花生研究团队自1954年开始就已经开展花生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保育研究,迄今已收集保存花生种质资源4560份,是国内保存花生种质资源最多的科研团队之一。先后为国内尤其南方各育种单位提供宝贵的育种亲本,并培育出一系列优良花生新品种。
2.高产育种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花生高产育种取得三次突破。第一次突破是20世纪70年代,代表性品种为粤油551和粤油116。新品种比当时农家种增产30%以上,推广后的种植面积曾一度高达全省花生总面积的90%以上。第二次是“八五”时期,代表性品种为汕油523和粤油223,这两个品种在广东省区试种,比对照种粤油116分别增产12.36%和12.3%,迅速取代了粤油116和粤油551,对广东省花生单产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第三次是“十五”期间,省农科院花生研究团队选育出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5%以上的超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7号,并迅速在全省推广应用,年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实现飞跃式增产。在粤油7号的影响下,广东各个育种机构纷纷启动超高产育种,先后培育出粤油13、航花2号、汕油188、湛油75等超高产品种。
3.抗青枯病育种
  青枯病是广东花生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华南地区花生的一种严重病害。青枯病危害造成减产一般损失10%~20%,严重时高达50%以上,甚至失收。上世纪70年代,抗青枯病育种成为广东省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随着生产发展,育种目标由开始的单抗育种目标发展到兼抗和多抗。利用鉴定筛选出的抗性种质资源,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等方法,省农科院花生研究团队先后育成一系列高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如狮选3号、狮选64、粤油320-14、粤油589、粤油92、粤油256、粤油200、粤油114、航花2号等,有效阻止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
4.抗锈病育种
  花生锈病是华南花生产区主要病害之一,是一种流行性病害,蔓延迅速,危害性大。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先后在湛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海南陵水县发现此病。70年代初,花生锈病在广东迅速蔓延,特别是在南部沿海地区。据不完全统计,1972年,广东花生锈病发病面积占60%。1973年,湛江、汕头地区花生锈病发病面积分别占85.6%、51%,损失达20%~30%。该病在花生的四季种植中均会发生,各地花生种植都不同程度受其危害,成为危害广东花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造成花生单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抗锈病育种一直是广东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
  自1965年起,省农科院花生研究团队以狮选64、NcAc17090、PI393518、Ec76446(292)以及印度花皮为抗源,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先后育成粤油169、粤油551、粤选58、粤油223、粤油79、粤油114、粤油14、粤油7号等高产抗锈病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控制广东省花生锈病发生和流行。
5.示范推广、服务三农
     在培育花生新品种的基础上,团队也对新品种进行大力示范推广。“十三五”期间,团队中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每年向全省花生产区免费派送2万斤花生种子,每年创建300个“花生示范根据地”。以“花生示范根据地”为据点,结合微信公众号“南方花生”的宣传,向周边辐射推广。经过几年努力,新品种示范的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其推广模式先后得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南方+、凤凰网、珠江电视台、湛江电视台、河源电视台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团队培育的当家品种粤油7号和航花2号在南方的推广面积均超过1000万亩,成为近20年来南方推广面积最大的两个花生品种。航花2号更是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最受欢迎的农作物品种。

图片说明

花生种子派送到全省花生产区
图片说明
向种植户分发花生种子
   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先后派出农村科技特派员扶持河源市连平县隆街镇沐河村、南雄市坪田镇老龙村和韶关市翁源县周陂镇光明村的花生产业,每年免费为每个贫困村派送花生种子1000斤,举办培训班1-2场,以及不限次数的技术指导。经过三年努力,三个贫困村种植的花生品种已全部升级换代,新品种产量比原来增产30%以上,农民每亩增收500元以上,加快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图片说明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作为南方花生产区科技创新主力军,团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百舸争流、更进一步,要研究出更多“高产、优质、抗病”的花生“金种子”,帮助更多的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些愿景也正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遗传育种团队“花生人”上下求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