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11222-(china)NO1

宝马11222 > 茶叶研究所 > 本所概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时间:2023-07-27 08:58 来源:茶叶所 【字体: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1959年1月的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研究所的宝马11222大概划分为 5 个时期

  成立初期(1959-1973年):

  1959年由广东省农业厅、公安厅联合投资,成立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

  1966年1月,经中南局书记陶铸同志提议,扩建为“中南茶叶研究所”;

  1968年8月,改名为“广东省英德茶场茶叶科学研究所”,由广东省英德茶场管理。

  期间,研究制定红碎茶工艺技术和茶叶生产操作规程,《分级红茶原料与经济效益研究》、《幼龄茶树分段修剪调查研究》等;汇编《茶叶试验研究资料集》、《科研工作年报》。


  20151008102590579057.png


  建设时期(1973-1984年):

  1973年,以广东省英德茶场名义向广东省革委会提交改建为省级茶叶科学研究所,决定成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立足英德面向全省,是我省茶叶最高科研机构。

  期间,开展茶树种植密度、茶树的采与留技术、衰退茶园改造、茶树回剪技术、茶树病虫害的防治等研究工作,《茶树回剪技术》等10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华侨科技奖、农业部技改奖等。

  发展时期(1985-1999年):

  这一时期,理顺茶叶所的归属关系,恢复为处级单位,真正成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一个专业科研机构。期间,加强了人事、科研和经济管理,解决了经费短缺的大问题。获得《优质高产适制性广大叶茶树品种英红九号选育与利用》等科技成果奖励16项,选育、审定英红九号等茶树良种6个,参与出版书籍5部。

  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99-2012年):

  1999年,研究所划为技术开发型研究所,从事业法人转为企业法人,事业经费减拨为零。

  这一时期,研究所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科研与产业的结合、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奖励,特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重新定位归类时期(2012年--):

  2012年5月,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重新定位为省属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注册地从英德迁至广州。2015年12月,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所名正式更改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现设有茶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室、茶树生态栽培研究室、茶叶加工研究室、茶与健康研究室和技术推广服务部,以及广东省农科院鸿雁茗茶有限公司和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80多人,其中科研人员62人,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13人、中级26人,博士22人、硕士25人有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红茶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和清远综合试验站站长各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树生理生态岗位科学家1人(全国省级茶叶科研单位1站2岗仅两家),农业农村部茶叶指导专家组专家1人,广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及岗位专家3人,“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

  全所土地总面积1187亩(其中英德试验基地1087亩、广州白云基地100亩),办公楼3300多平方米,科普综合楼1000平方米、实验楼1600平方米、自动化制茶车间3000平方米,拥有6大茶类加工机械设备和两条自动化生产线。

  建所以来,全所科技人员致力于围绕茶树资源与育种、生态栽培、茶叶加工、功能成分与健康、标准与文化、广东特色茶品牌培育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研究,获得省部等各级科技成果奖励86项、育成茶树品种22个(国家级10个,省级7个,植物新品种权5个)、授权专利111件、制定标准63项,发表论文700多篇;研发了以“鸿雁”为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金毫”“金毛毫”“金英红”“英红九号”“鸿雁红茶”“乌龙红茶”“岭南春”“金萱绿茶”“金萱乌龙茶”“广东单丛千两茶”等名优产品。鸿雁牌“英红九号”获广东省首届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摘取广东名茶桂冠,位列广东茶叶品牌之首,茶园荣获“中国茶产业最美生态茶园”称号。

  先后建有“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广东省茶树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圃华南分圃”、“广东省茶树种质资源库”、“广东省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茶叶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是广东茶产业联盟首届轮值理事长单位、广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和广东省茶叶学会依托单位和“广东省名优生态茶叶重点科研基地”、“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等,保存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2000多份,系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茶树活体“基因库”。

  本所作为“英红九号”茶树品种选育者、“英红九号”红茶产品首创者、“英红九号”红茶品牌创建者,“英红九号”核心技术原创者。研发了“鸿雁”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金毫”、“金毛毫”、“金英红”、“英红九号”、“鸿雁红茶”、“乌龙红茶”、“银毫茶”、“岭南春”、“金萱绿茶”、“金萱乌龙茶”、“广东单丛千两茶”、“广东陈香茶”等名优产品。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英红九号”荣获广东首届十大名牌农产品评选茶叶类第一名,摘取“广东名茶”桂冠,成为响当当的广东茶叶第一品牌。英红九号,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茶树品种名和红茶产品名,进而发展成为中国红茶区域公共品牌科技创新的业界典范。

  在茶树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与新品种选育方面,着重定位于高香型红茶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研究、特色功能茶新品种选育应用、专用茶树品种(系)筛选以及广东地方特色茶树品种选育等方向。目前,全省共育成无性系茶树良种21个,其中:国家级审定品种11个(本所10个)、省级审定品种10个(本所7个),本所选育品种占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比例超过80%。育成的英红九号、英红一号、秀红、五岭红、云大淡绿等属大叶种红茶优良品种,本所的红茶品种选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同时,还开展高花青素、特色保健苦茶、高茶氨酸、不冬眠茶树新品种以及油茶新品种选育研究,筛选适合机械化采摘的优质高产品种(系)和对小绿叶蝉、螨类等抗性强的茶树新品种(系)。另外,于1998年引进台湾品种金萱、翠玉等台湾乌龙茶品种,在我省推广取得显著成绩,推广面积3万多亩,促成我省粤西颗粒乌龙茶产区的形成,并发展成为省级的茶叶专业镇,培育省级茶叶龙头企业,促进我省茶叶产业结构优化。

  在生态低碳安全高效优质栽培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主要围绕茶园低碳、安全、高效、优质复合生态栽培模式,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茶树优质高产抗性生理生态,茶树天敌蜘蛛资源利用发掘及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建立等方向开展研究。研发并构建了以茶树分段修剪、NPK配方施肥、弯枝养蓬等为核心的幼龄茶树栽培技术体系,以嫁接换种、回剪、生物有机培肥技术为核心的低产茶园改造技术体系,以节水灌溉、大棚覆盖保护为核心的茶园设施栽培技术体系和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生态防控技术体系。收集、整理、鉴定、保存茶树害虫25种,茶树病害8种,采集整理鉴定捕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蜘蛛、昆虫病原菌等各类天敌 75 种(亚种),发现广东省天敌蜘蛛新纪录17个,建设广东茶树有害生物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了一整套广东有机茶生产技术,并在全省首次应用,本所英德基地茶园率先获得有机茶认证。

  在茶叶加工与生理生化方面,主要定位于茶叶加工的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及加工工艺和加工装备研究、广东特色名优茶产品加工技术体系研究与产品开发和特色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健功能茶产品研发。1965年,研制的国内首条茶叶萎凋槽在英德茶厂问世,并在全国推广应用;1970年,研制国内第一台红碎茶转子式茶叶揉切机,生产出国内先进的转子机系列产品,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以后,红碎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红碎茶初、精制生产设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008年,研制国内首条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红条茶加工生产线,开创了国内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研究的先河,该项技术填补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近年来,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在廉江、仁化开展机械化采茶技术研究;机采比手采工效提高15倍以上,采茶成本节约2-3倍。

  在茶叶质量安全技术研究与茶文化科普方面,主要是从事茶叶安全溯源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评估、茶叶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及评估体系构建、茶叶职业技能培训、岭南茶文化科普、制定“陈年老茶”、“藏品茶”的安全质量等级标准等研究。

  在茶叶产业经济研究方面,定位于研究茶产业环节、技术成果对产业发展经济、产业政策与茶经济发展关系、茶品牌效应等内容。在本所的引领与带动下,2013年英德红茶在全国红茶类排名中超过云南红茶首次排名前三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祁门红茶和正山小种),2014年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评估11.96亿元,英红九号由一个品种名称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茶叶公用品牌。

  在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先后在粤东、粤西、粤北建立科技服务工作站,以专业镇、合作社、企业为基点,建立了“一专家联系一专业镇(企业)”、“一研究室对接一产区”的科技服务机制。现有农村科技特派员35人,企业科技特派员5人,年科技下乡、技术服务200多人次。年开展科技服务、生产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人员3000多人次。推广有机茶面积超过2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3%以上,推广无公害茶园面积近10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15%。与潮州、河源、梅州、湛江、茂名、肇庆、云浮、韶关等粤东西北茶产区的30多家茶叶生产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率在90%以上,为广东省茶叶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生产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微信图片_20211125105141.jpg

      微信图片_20220517095850.jpg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大丰路6号    邮编:510640

粤ICP备16101361号